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料汇编 > 常委会公报常委会公报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七次会议公报
发布时间:2022-08-30作者:来源:点击: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议程
(2022年8月23日)
一、审议孝感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吴志勉辞职请求,并作出决定;
二、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三、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开展乡村振兴“三项行动”推进情况的报告;
四、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五、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及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汉川市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六次会议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2年8月23日举行了第6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汉桥,副主任陈国姣、周忠厚、漆兆华、孙向阳、李学文和委员共36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黄汉桥主持。
会议审议了孝感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吴志勉的辞职请求,并作出有关决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会议分别听取和审议了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曾国红、市发改局局长朱良成、市财政局局长周凯旋、市审计局局长黄齐文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作的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开展乡村振兴“三项行动”推进情况的报告、关于2022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及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汉川市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向远方作的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报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通过了有关报告,作出了《汉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的决议》。
关于做好档案工作,会议要求,一要加强宣传,不断增强档案法治意识。要以新修订《档案法》公布实施为重要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让档案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二要充实力量,不断加强档案队伍建设。要发挥党对档案工作领导的优势,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档案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全市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三要规范管理,切实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完善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四要创新方法,切实提高档案利用水平。创新档案服务方式,做好接待查档及政府公开信息查阅,通过大数据、电子档案等科技手段,切实提升查档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五要举一反三,切实加强问题整改。要针对问题认真梳理,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同时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巩固成果,不断提高我市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推动我市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于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工作,会议要求,一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动态化、常态化防返贫机制,加强对已脱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加强对返贫致贫风险点的分析研判,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二要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要做深做实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争取财政资金和四级衔接资金加大对共同缔造和“三项行动”的支持,改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四要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通过“内育”与“外引”相结合,补足农村的人才短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五要努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和平安建设机制,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探索推行公共设施群众管理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计划、财政、审计工作,会议要求,一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全力推进实施工业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加大工业技改投入,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对财税的贡献率和支撑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汉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要继续深化财税改革,进一步改进预决算编制工作。要继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进一步改进预决算编制工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要严格预算监督管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杜绝“以拨代支”现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高度重视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加强政府整体债务风险分析研判,切实有效防控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四要依法开展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大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预算绩效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以及政府债务的审计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审计公告制度,推进审计结果和整改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胡华文,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肖艳霞,市人民法院院长陈志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毅军;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市医保局,市档案馆、市汉融公司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负责人,各农养殖场分管人大工作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等列席会议。
关于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2022年8月23日在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汉川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 王旭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安排,7月7日-8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深入到沉湖镇、回龙镇、新河镇(市经济开发区)、汈东街道办事处等乡镇办事处,以及市住建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档案馆等市直单位,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查看现场、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新修订)》(以下简称《档案法》)在我市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2019年3月,汉川市党政机构改革前,市档案局、档案馆实行的是局馆合一的工作模式,机构改革后,市档案局、档案馆分离,市档案局行政职能划入市委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加挂市档案局牌子,市档案局具体工作暂由市委办公室文书档案股负责。近几年来,在市档案局的指导和监督下,全市积极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目前,全市共考评确认167家省一级以上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单位。其中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5家省特级、149家省一级,企业科技事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13家省一级。
二、主要作法与成效
(一)档案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落实管档责任。市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统筹谋划,将档案事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今年3月25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档案工作,审议并通过了《“十四五”汉川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全市责任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市委领导多次调研档案工作,在档案馆库建设、重点档案抢救、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大力推动了我市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有利氛围。以新修订的《档案法》公布实施为重要契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6.9国际档案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日,通过设点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档案知识等形式,广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普及档案知识,增强档案意识,加深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理解,提高社会对新档案法的知晓率,营造贯彻落实新档案法的良好氛围。
三是组织学习培训,增强法治意识。市委将《档案法》宣传贯彻纳入市委中心理论组学习内容,2021年6月9日,市档案局邀请省档案馆专家宣讲新修订后的《档案法》,对市级领导、全市科级以上干部进行普法教育。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新修订的《档案法》列入学习计划开展专题学习。2022年6月13日,我市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王蒙徽、孝感市委书记吴海涛对档案工作批示的通知》,同时将新修订的《档案法》列入全市6月支部主题党日学习资料,要求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七一前夕,沉湖镇刘洲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新修订的《档案法》,提高党员干部对新档案法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档案法治意识。
(二)档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健全工作领导体制。受检查乡镇和市直单位都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党务或机关的负责人为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党组)定期听取机关档案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档案工作,压实安全保障责任;成立档案安全管理专班,明确党政办主任具体负责,档案室档案员负责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档案安全。
二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受检查乡镇和市直单位都制订了《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管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并抓好贯彻落实,有效防范了违规使用库存档案隐患问题。
(三)档案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一是档案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受检查乡镇和市直单位都设立了独立的档案室和档案办公室,购置了空调、除湿机、防爆灯、温度计、遮光窗帘等保护设施,配置了现代化的档案密集柜,安装了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等利用设备,方便查阅,有效保障了机关档案工作的安全有效运行。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下,我市建成启用了档案保管和配套设施设备先进齐全的档案新馆库。
二是档案事业经费得到保障。档案事业经费和档案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有档案保护、档案查阅、档案信息化、档案网站等项目经费;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每年适当给予追加,确保档案工作长足发展。
(四)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明确收集范围,丰富档案资源体系。受检查乡镇和市直单位对档案室的档案收集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定期对机关文书、业务档案情况进行摸底,形成归档清单,定期归档整理,按期征集入库。据检查情况反映,沉湖、回龙、新河、汈东等乡镇办事处,以及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直单位档案室室藏档案类别有文书、科技、会计、声像、电子、实物、专业等七大门类档案,档案资料收集比较齐全,其中市住建局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城市建设专业档案馆,为我市城市建设提供了档案支撑。
二是严格流程管理,建立规范管理体系。受检查乡镇和市直单位全面规范档案安全管理流程,严格按市档案馆指导意见开展档案整理,做到了档案分类合理、整理规范、排列有序、保管科学,同时严格规范档案利用工作,室藏档案的查阅实行闭环管理,全面落实申请、登记、查阅、归还全流程措施,从根本上防范发生越权使用以及失密等问题。按“应交尽交、应归尽归”工作要求,目前所有乡镇和部分机关到期档案基本接收完成。2021年度,市档案馆共接收14个乡镇、15个市直单位移交的档案;2022年上半年,共接收2个乡镇、12个市直单位移交的档案;同时,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今年接收27家单位移交的疫情防控文件资料。今年6月,孝感市对各县(市、区)综合档案馆2015年以来的业务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评价,汉川市档案馆在参与评价的7个县级档案馆中综合评价位列第一。
(五)档案利用效益不断彰显
一是切实提升档案馆室公共服务能力。受检查乡镇和市直单位都能较好地开展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工作,做到收文有登记、查找有记载、借阅有制度、利用有效果、销毁有清册。市住建局、市人社局以及市档案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化档案查阅环境,改善服务质量,档案利用成效明显。市档案馆设有群众查阅等候区、自助查询区和工作人员服务区,服务设施完善,查询利用方便,查档流程规范,并持续开展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工作,通过省档案馆信息查阅平台办理民生档案查询业务,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仅上半年实行异地查档150多人次,档案馆查阅利用平均每年接待3000余人次,调阅档案5000余卷件,为人民群众评审职称、确定工龄、办理退休、干部档案体检等提供了原始依据。
二是积极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我市充分利用档案馆馆藏优势,举办“档案见证小康路 聚焦扶贫决胜期”、“魅力汉川——改革开放成果展”、“百年党刊,映照初心——百年党刊创刊号展览”等主题展活动,参观人数3000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同时充分挖掘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档案文化“活”起来,组织红色文化宣讲团讲述红色档案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相继公开出版《汉川红色故事》、《王平章传》、《何羽道传》、《中国共产党湖北省汉川历史》、《中国共产党汉川组织史》等人物传记和历史资料,积极发挥档案资料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三是稳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围绕档案工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服务,逐步推进数字化档案系统建设,市检察院、市税务局等单位采购了功能更完善、安全系数更高的档案管理系统替代老旧管理系统,及时完成数据迁移。按照“存量数字化”的要求,对永久保存文书档案实现数据化;根据 “增量电子化”的工作原则,新入库的文书档案同步开展电子信息采集,做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一一对应。同时,坚持民生档案优先数字化。对档案利用率高、涉及民生方面的人口普查、工资调整等档案优先数字化,民生档案查阅利用初步实现由手工检索向计算机检索的飞跃,档案查全率和查准率大幅提高,缩短了查阅时间,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档案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少数单位领导档案意识较淡薄,对贯彻实施新修订《档案法》重要性以及对档案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学习宣传力度不够,研究档案工作不主动,关心支持档案工作力度不够。
二是档案管理队伍力量不足。机构改革后,市档案局虽然挂牌,但无负责人、无内设机构、无专业队伍,全市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由市委办文书档案股(市委法规股)承担。文书档案股(市委法规股)仅2名工作人员,在上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无力行使档案行政管理职能。部分乡镇和市直单位从事档案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兼职人员,工作稳定性不强。
三是档案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没有集中的办公场所,局机关和二级单位分散办公,为方便群众办事,各单位因地制宜分别建立了档案室,档案室面积未达标准,设施、设备不全。由于历史原因,我市部分国企、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的档案移交人社部门,由养老保险股、劳保中心、就业中心三家单位交叉管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档案由乡镇人社所保存,既不方便群众查询,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是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市直单位除了少数局机关综合档案外,其他类别档案的电子化率极低,二级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绝大部分乡镇虽然通过了省一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由于档案存量大、资料多,档案数字化率占比低。市档案馆由于近年接收档案量快速增长、新馆启用后才起步信息化建设,档案数字化率滞后于全省县市档案馆平均水平。
四、几点工作建议
一要加强宣传,不断增强档案法治意识。要以新修订《档案法》公布实施为重要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让档案法治意识深入人心;要紧紧围绕依法治档这个核心,强化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责任,强化政府对档案工作落实的主体责任,提高各地各单位依法治档的意识和能力,使干部、职工及档案管理人员准确领会法律法规,增强档案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要充实力量,不断加强档案队伍建设。要发挥党对档案工作领导的优势,及时研究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参照上级做法,在档案局内设立专门档案工作股室,明确档案局负责人,组建专业队伍,尽快解决管理力量不够等问题。各乡镇和市直单位要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按照“素质高,作风好,能力强”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档案干部队伍。加强档案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全市档案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
三要规范管理,切实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一要完善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各级政府和市直各单位要把档案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保证必要的经费,加强档案库房设施设备建设,为档案管理提供物资保障。二要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要严格按照上级档案主管部门指导意见开展档案整理管理等工作,明确要求,分类收集、规范整理,定期移交。规范工作流程,落实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档案保密、档案保管、档案查阅、档案鉴定销毁等制度,推动档案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良性发展。三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创造条件,分类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注重数字化信息化质量,确保数字化信息化成果得到展示与利用。市档案馆要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积极做好档案数字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提供利用。
四要创新方法,切实提高档案利用水平。一要积极拓展档案服务领域,加强档案的开放利用。围绕“三区一城”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及改善民生、乡村振兴等重大工作,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档案服务。二要创新档案服务方式。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大数据、电子档案等科技手段,切实提升查档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三要提升档案服务功能。要做好做活档案利用工作,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努力把档案馆建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价值,保护珍贵档案,深入挖掘名人主题、红色主题等档案资源,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五要举一反三,切实加强问题整改。各地各单位要对自查和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做到限期整改。同时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巩固成果,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推动我市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开展乡村振兴
“三项行动”推进情况的报告
——2022年8月23日在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汉川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曾国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开展乡村振兴“三项行动”推进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始终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方针,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奋进姿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开展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工作的情况和做法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1.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印发了《关于建立汉川市防返贫监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明确“每两月部门会商、每季度部门联席会、每半年市主要领导研究防返贫工作”的工作机制,指导和推动我市部门预警监测帮扶工作有序开展。严格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集中大排查,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4—5月,围绕“四排查一核实”、聚焦“八类重点对象”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共排查160982户,排查发现问题409条,已整改401条,正在整改8条(危房改造6条,正在施工;信息回退2条,等国网系统权限开放)。今年1—7月,全市新纳入“三类对象”85户272人。
2.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一是强监测。为全面掌握外出务工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受疫情及经济下行影响,5月份,我市对全市外出务工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7838人进行了全覆盖排查,掌握到我市外出务工返乡人数30人,经多方努力现在已有24人再就业,农忙之后外出务工2人,因病休息4人。二是送岗位。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岗”等主题线下招聘活动16场,“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8场,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千余人。开展线上网络直播招聘会10场,45家企业走进直播间,与求职者现场互动,累计点击16.22万次,发布85家企业共6800个岗位信息,达成求职意向53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79人。三是抓培训。在二河、里潭、韩集等地开展脱贫人口实用技能培训3期,结业199人;依托湖北衣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北虾谷电商服务中心和浙商产业园网红培训基地,开展电商、抖音直播等培训5期,培训2000多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00多人;依托市乡村振兴学校开展骨干培训,构建“培训+就业”的服务模式,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目前已开班4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730人次,其中致富带头人300多人。
3.抓好衔接资金项目建设。2022年,我市衔接资金共16903.9万元(含综改办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820万元),其中:中央衔接资金(提前批)2716万元,安排22个项目,目前已有20个项目全部完工,资金拨付进度达80%;中省衔接资金(第二批)322万元,安排4个项目,已有1个项目完工;孝感市下达我市衔接资金90万元,安排1个项目;汉川市财政安排衔接资金12955.9万元,与去年持平,其中政策类资金5523.9万元,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资金7432万元,安排项目73个,目前已完工13个。
4.抓好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截至目前,我市共清查扶贫项目资产总规模8.48亿元(含2021年衔接资金项目资产0.88亿元),其中:公益性资产6.87亿元、经营性资产0.98亿元、到户类资产0.63亿元,全部明确了所有权人、收益权人以及管护责任人。2022年利用光伏收益安排公益性岗位1472个,对确权到村集体的扶贫资产进行日常管护。
5.抓好驻村帮扶工作。2022年,向全市117个重点村选派了289名驻村干部,其中派出驻村工作队86支,单派第一书记31人。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6期、培训4571人次,发布工作提示9期,开展了2轮集中走访活动。为压实驻村责任,组织开展了3次夜查夜访,向有关单位下发整改函6张。
6.抓好省内区域协作。2022年我市援助孝昌县区域协作帮扶资金600万元,购买孝昌县扶贫产品207.14万元(“832”平台交易额)。市人社局、开发区、仙女山街道办事处与孝昌县人社局、周巷镇和丰山镇联合举办了区域协作帮扶招聘会,33家汉川企业与孝昌344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帮助转移孝昌240人到汉川就业,其中脱贫人口65人。市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各选派2名医技骨干到孝昌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挂职,开展医疗医技合作交流。市教育局邀请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卢管中学、厉店中学的校领导、部分教师到汉川市实验中学参观、交流。市交通运输局主动与孝昌县交通运输局就采购孝昌县苗木花卉事宜进行了会商,确定了采购意向。
(二)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工作
1.系统谋划、长短结合,明确工作任务。一是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汉川市2022年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工作要点》;精心编制了《汉川市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库》,计划三年内实施项目609个,投资201.13亿元,以项目引领“三项行动”推进实施。二是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景”的整体布局,充分发挥重点乡镇、重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实施城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重点围绕7条路长制示范线搭建主骨架,围绕5个示范乡镇打造主节点,围绕20个示范村建设样板点。三是按照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压茬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其中2022年计划实施项目299个,总投资131.85亿元。同时,7月份以来,积极配合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8月13日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今年重点打造1个省级样板村(马口镇高庙村)、不超过10个市级示范村(社区)、若干个乡镇级试点村(社区)。
2.聚焦项目、质效并重,加快工作进度。一是着力提升“功能镇区”。坚持形象与功能、地面与立面、地上与地下、建设与管理并重,因地制宜推进“功能镇区”建设。今年上半年开工项目100个,完成投资4.82亿元。汈东街道完成东正街沿线立面改造、强弱电入地、地下管网铺设和道路扩宽工程。刘家隔镇加快搭建“六纵三横”路网骨架,启动“五小”和周转房项目。马鞍乡完成镇区道路刷黑、管网铺设、立面改造和景观节点打造。城隍镇完成城隍中大道升级和滨湖大道立面改造,拆除老荷沙线沿线房屋28户6340平米。二是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平安乡村、水美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今年上半年开工项目33个,完成投资1.87亿元。完成20个示范村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整村推进16个村厕所改造。示范线打造加快推进,105省道、庙北线沿线拆除房屋136处16200平米,高榔线沿线拆迁签约172户,拆除140户。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平安家庭评选、清洁乡村排名、文明创建评比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三是全面壮大“实力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强链工程,统筹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上半年产业项目开工44个,完成投资3.89亿元。同时,对内积极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对外大力开展产业项目招商。如,汇龙食品联手北京大红门投资10亿元,开展肉产品深加工合作;引进中农商投商业有限公司征地300亩、投资12亿元兴建28万方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不断挖掘汉川莲藕优质资源潜力,宏发农业和垄上行集团签约建设莲藕深加工项目,惠致农贸提档扩能,新上2条莲藕深加工线,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还与我市签订了“汉川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协议。
3.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强化工作保障。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招商引资、立项争资、筑台融资、企业捐资等多种方式,统筹整合红色美丽乡村、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土地增减挂钩、中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等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为全市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挂牌成立汉川汉江乡村投资集团,与农发行汉川支行、湖北银行孝感分行签订100亿元授信协议。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通过“BOT+”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二是盘活土地资源。用好我市列入2022年全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县市机遇,以全域乡村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以垌塚、新堰、马鞍、麻河4个乡镇为试点,梯次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工作,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人居环境杂乱化的问题,腾挪用地指标,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4个试点乡镇全面启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预计项目全部完工可新增耕地7448亩。三是强化激励督办。建立完善乡村振兴“三项行动”月督办、月通报、季拉练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4次带队督导,5次召开市“四大家”领导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市“三项行动”办公室对全市“三项行动”工作进展进行全面督导,对示范乡镇示范村项目重点督导。制定《汉川市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奖补办法》,对52个乡村振兴项目全面落实50%兜底奖补和20%—30%绩效奖补政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出现了歇一脚、喘口气的想法,导致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结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视程度有下降。相当部分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对脱贫攻坚五年过渡期工作重视不够、过问不多、研究不深,有些甚至“怕”字当头,谈虎色变,存在畏难情绪。二是对乡村振兴“三项行动”责任感、紧迫感有滑坡。存在消极应付思想,缺乏“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闯劲、“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部分干部能力与责任不匹配,创新和担当意识不强,工作进展不快,效果不明显。三是政策宣传有松懈。尤其对调整后的医保等新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知晓率不高,有的在理解上还存在偏差。
2.工作效果不够实。一是防返贫监测帮扶纳入不及时。有的乡镇排查工作不细致,工作标准不严实,存在纳入不及时的问题。二是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不稳定,国网信息更新不及时。三是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进度不快。少数乡镇对项目建设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前期工作不到位、不及时,有的变更较频繁,有的施工进度迟缓。四是扶贫资产后续管理亟待加强。尤其是项目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后,现实客观存在的后续破损维修费用暂时还没有解决渠道;有的还存在权属不清、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
3.整体谋划不够深。一是规划理想化,不接地气。如不少示范村在规划中都提出要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但规划脱离实际,难以实现;有的特色不鲜明,缺乏创新创造。二是建设碎片化,协同不够。“三项行动”涉及各个部门、多个方面的建设,需要统筹谋划、全盘考虑,集中力量、共同推进,但目前是“九龙治水”,还没有形成合力。三是内容残缺化,功能不足。如功能镇区建设理应涉及群众的衣食住行医教娱等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以及工农业生产等多方面,但有些乡镇考虑单个建设项目比较多,综合考虑文娱休闲、农资农贸、基层治理、法治元素等比较少。
4.资金筹措渠道不够宽。当前,我市主要采取招商引资、立项争资、筑台融资等方式筹措“三项行动”建设资金,搭建了乡村振兴投融资平台,制定出台了奖补办法,但从实践看,大多数乡镇为农业乡镇,本级财力有限,加之缺乏创新思维,存在等靠要思想,招商引资的路子不宽、立项争资的点子不多、筑台融资的方法不活,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建设资金距离目标任务还有较大缺口。
5.群众参与度不够高。主要是乡村振兴“三项行动”氛围不够浓,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比如,我市各级都还没有统一谋划和开辟乡村振兴专栏;不少乡镇“十星级文明户”只挂牌、不评选,闹形式、走过场,有的牌子都不挂;群众持观望态度和无所谓心理居多,村庄清洁日“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比较突出;相当部分村的村民连生活垃圾保洁费都不愿意缴纳,有些村民自己房前屋后的“三包”、自家范围内的环境卫生都不能自觉搞好,等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统一思想,提升政治站位。一是压实责任。进一步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强化各地各部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加强培训。组织开展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作风整训、业务培训,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压实工作责任。三是强化宣传。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编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新政策文件,送到乡镇干部、帮扶干部、脱贫户和“三类对象”手中。
2.提升质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进一步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充分发挥部门联动预警作用,紧盯重点人群,加大摸排力度,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二是进一步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持续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活动,不断扩大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就业规模;重点关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保障他们的收入水平。三是进一步抓好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执行“周调度、旬统计、月通报”制度,督促相关乡镇和市直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达到财政绩效考评标准。四是进一步抓好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根据公益性扶贫资产分类,由相关主管部门列支维修养护资金。有条件的村集体可通过“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形式从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维修养护。同时进一步厘清权属关系、加强管理,发挥扶贫资产长效作用。
3.统筹协调,推进“三项行动”。一是强化规划抓落实。继续按照孝感市“三项行动”负面清单56条规定的内容,统筹推进共同缔造活动。坚持因地制宜 、因村(湾)施策,彰显“滨江园林城市、水美田园乡村”特色,科学编制各类规划,体现务实管用、多规合一;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建设,发挥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既注重空间上的规划,又注重时间上的规划,做到循序渐进、压茬推进。二是强化督办抓落实。根据市领导包联乡镇制度,实行市领导领衔督办;发挥部门和专项工作组职能,实行条块督办;优化调整充实“三项行动”办力量,实行日常督办。三是聚焦重点抓落实。抓紧推进2022年度乡村振兴“三项行动”5个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及共同缔造不同层级试点示范村(社区)建设,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禀赋,依托各自特色,打造汉川示范样板,推出共同缔造品牌。
4.创新思路,拓宽筹资渠道。争取市级财政资金和四级衔接资金加大对共同缔造和“三项行动”的支持力度,纳入专项预算,确保建设和常态化管护资金需求;加大债券资金申请力度,将更多的债券资金用于乡村振兴领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要求,按照当年土地出让收益10%的标准,将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工作;探索推广“BOT+”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三项行动”、共同缔造活动及公益事业。
5.发动群众,共同缔造幸福汉川。一是决策共谋汇民智。创新组建以骨干党员牵头、热心群众参与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矛盾调解会、发展理事会和安全联防队等“五会一队”,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村级决策。二是发展共建聚民力。引导群众共商共建村级建设项目,采取分类试点、竞争创建的方式,共同缔造美好家园。三是建设共管顺民意。探索推行公共设施群众管理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公共设施管护,做到“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落后有人督、发展有人带”。四是效果共评听民声。按照“项目服务谁、谁评价项目”的原则,组织群众对“三项行动”和共同缔造活动进行全过程评价;在项目建设、验收与管护中,真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监督作用,真正做到“群众事群众办”、效果如何“群众说了算”。五是成果共享暖民心。通过政府发动、市场主体拉动、新型农民带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革,借助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业创业等平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直播带货等新兴产业,确保“振兴不掉队,脱贫不返贫”,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于2022年上半年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8月23日在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汉川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朱良成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疫情的影响,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2022年,我市在全国赛迪百强县中位居91位,比上一年前进6位。
1.地区生产总值: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4.23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居孝感市第5位。
2.规模以上工业: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01.2亿元,同比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比2021年全年回落10.9个百分点,增速居孝感市第4位。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6.6%,高于2021年全年增速80个百分点。
4.农业总产值: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19亿元,同比增长5.8%。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78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4.7亿元,同比下降6.4%。
6.财政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4亿元,占全年目标的53.4%。其中,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6.33亿元,占全年目标的59%;地方各项税收收入完成12.08亿元,占年初预算的53.3%。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均实现过半。
7.外贸外资:全市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5891万美元,占全年目标的73.6%。
8.城镇登记失业率: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326人,登记失业率2.5%。
1-6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指标名称 | 全年预期目标 | 1-6月完成情况 | 占预期目标 (%) | |
绝对额 | 增幅(%) |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8%以上 | 384.23亿元 | 4.5 | -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13.9% | 801.2亿元 | 15.1 | 4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0%以上 | - | 7.5 | 47.7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15%以上 | - | 15.8 | 42.3 |
农业总产值 | - | 59.19亿元 | 5.8 |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1%以上 | 128.78亿元 | 3.2 | 43.5 |
#限额以上 | - | 24.72亿元 | -6.4 | - |
财政总收入 | 8.4% | 24亿元 | - | 53.4 |
#地方公共预算收入 | 8%以上 | 16.33亿元 | 0.1 | 59.0 |
外贸出口 | 6.79亿美元 | 1.87亿美元 | 15.2 | 27.5 |
实际利用外资 | 8000万美元 | 5891万美元 | - | 73.6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高于全省一类县市区平均水平 | 17816元 | 7.3 |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高于全省一类县市区平均水平 | 11277元 | 8.9 | - |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出台《汉川市工业经济倍增行动方案》,细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8条”支持政策,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71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01.2亿元,增长15.1%。“5+5”产业链中,除智能装备产业有所下降,其余九大产业均实现增长,其中:五大传统产业企业完成产值636.67亿元,五大新兴产业企业完成产值164.56亿元。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金种子上市后备企业3家。
2.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19亿元,同比增长5.8%。夏收作物呈现“双增”态势,蔬菜产量连续增长,畜牧生产有所放缓,渔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局面。进一步加强“三农”资金投入,着力建设大基地、育引大龙头、打造大品牌、实施大创新,做强“4+N”农业产业链。借智借力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专业团队制定战略规划,唱响“汉川莲藕”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汉川莲藕产业集群。以河蟹苗种本地化培育、大规格河蟹养殖等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开展渔业“515”科技服务行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渔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增沉湖共赢、回龙旺华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个。投资4000万元在11个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村户厕4242座、农村公厕42座。
3.服务业恢复增长。上半年,全市3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29亿元,同比增加22.44亿元、增长62.6%,增速高于孝感市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位于孝感市前列。积极组织金福源、惠致农贸等商贸企业参加食博会、消博会等展会,引导工贸家电、中百、沃尔玛、摩尔等商贸企业举办各类让利促销活动,鼓励商家参加“惠购湖北”发放消费劵活动,组织15家企业参加线上广交会、22家企业参加“荆楚云展”,消费市场进一步激活,全市364家限上商贸企业中,有14家累计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1家达到亿元以上。
4.外贸进出口保持活跃。精心举办速卖通“跨境电商”推介会2期,为86家企业办理2022年出口信用保险,组织际华3509、天基生物公司等11家外贸企业进行银企对接,积极申报2022年中央、省外经贸专项资金项目。全市外贸出口不断增长,上半年新增外贸“破零”企业6家,新增出口103万美元,实现出口总额1.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5891万美元,占全年目标的73.6%。
5.项目建设有力推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基础设施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市引进各类项目50个,合同引资额442亿元。谋划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共141个项目,总投资516.8亿元,现已开工35个,完成投资28.55亿元。5个省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已完成投资19亿元;2个省预算内重点项目总投资4.1亿元,已完成投资1.39亿元。沿江高铁汉川段、祉星纸业、汉川电厂四期、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保沣实业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进展顺利,武天高速项目现正在进行界沟开挖,预计9月份开工。
6.稳经济政策全面落实。上半年,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市退减缓税5.76亿元,同比增长274%。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0.63亿元,同比增长12.7%;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05.5亿元,增长7%;11家银行与22家企业签订5.22亿元的信贷投放协议;为33家“专精特新”企业放款11.02亿元。稳岗返还“免申即享”,资金直返企业账户,已稳岗返还资金1142.58万元,惠及企业514家,稳定就业岗位27133个;实施社保缓缴惠企14家,缓缴三项社保费115.55万元。
7.社会民生有效保障。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3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96万元,开展就业培训3128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582人次。保障全市特困、低保群众39122人,发放救助资金8864.32万元。实施临时救助181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59万元。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高龄老人、经济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等各类补贴1338.26万元。
在经济恢复稳定运行的同时,受疫情及国际国内各种不稳定因素影响,一些困难和问题也表现突出。一是投资增长后劲乏力。在库项目存量不足,新增入库项目不多,重大项目推进不快,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二是服务业整体恢复较慢。由于人员流动受限,市场需求减少,服务业恢复面临较大困难。三是产业税收整体下滑。受中小微企业缓税、免抵调、电煤价格高涨、出口贸易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产业税收整体下滑。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省十强领先、全国百强进位”奋斗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全年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
1.聚焦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5+5”主导产业裂变延伸、倍增发展,紧扣建链、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对接省、武汉城市圈重点产业集群和孝感市十大产业,引导汉川企业开展合作配套。支持纺织服装产业打造“研、产、展、销”四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支持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印刷包装、光通信等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泛家居、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增强创新发展动能;支持电力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大力支持汉川电厂四期扩建,推进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以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为重点的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确保年度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全力推动国务院、省市稳住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企业走访力度,“逐企逐户”上门问需,“逐项逐个”服务到位,实现应享尽享、直达快享,确保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聚焦项目建设,厚植经济发展后劲。坚持综合施策,完善项目服务包保方案,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资源跟着项目走,促进项目更好更快落地。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推进。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全力推进5个省级重点项目、141个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14个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招商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湖北祉星纸业项目、保沣实业项目、汉川电厂四期项目、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项目、武天高速汉川段项目、沿江高铁汉川段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3.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全力推进299个“三项行动”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精致型、景点型、文化型美丽乡村示范样板。聚焦“汉川莲藕”产业,加快构建信息网络和冷链物流“两大体系”,积极打造公用品牌和企业名牌,有效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努力建成基地绿色高效、优势特色彰显、产业集聚融合、品牌带动引领的莲藕特色产业集群。稳步推进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襄南、襄北水厂建设,推进南河、西江、刘家隔气化乡镇项目。
4.聚焦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文明质量。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快恢复汉江、汉北河等重点水域生态,有序推进城东、城南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通过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还原汈汊湖“城市之肺”的生态功能。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认真谋划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及黑臭水体治理补短板项目。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整治,巩固禁鞭成果,严禁露天焚烧,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建设静脉产业园。
5.聚焦提升服务,深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着力解决“中梗阻”,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和规范市场化社会化中介服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切实做实“一个窗口”,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审批材料和审批时限,推行容缺办理、告知承诺制,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整治“体外循环”“隐形审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狠抓政策落实,打通助企惠民、纾困解难等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长效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6.聚焦社会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认真落实“双减”政策,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职业教育融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实验小学西湖校区和实验中学综合改造、中职整体迁建、党校整体搬迁。持续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精神病医院康复院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仙女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打严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汉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的决议
(2022年8月23日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局长周凯旋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和市审计局局长黄齐文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汉川市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进行了审查,同意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
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
及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8月23日在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汉川市财政局局长 周凯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及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1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决算数412956万元,同比增长24%,占调整预算413300万元的99.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决算数256631万元,同比增长24.1%,占调整预算256108万元的100.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决算数743087万元,占调整预算866353万元的85.8%,主要是市本级安排专项未支付39646万元,省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未支付52368万元,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结余31252万元等。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21年全市财政收入来源986758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663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591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2474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32705万元,调入资金6764万元;支出总计90589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4308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2180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3063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000万元。总来源与总支出相抵,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年终滚存结余8086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80861万元。最终结算情况以省财政厅决算批复文件为准。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汉川市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102524万元,占调整预算103486万元的99.1%,政府性基金支出115345万元,占调整预算109266万元的105.6%。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2021年汉川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来源166012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0252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1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905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2920万元;支出总计152358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15345万元,调出资金480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2210万元。收支相抵,2021年政府性基金结余13654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情况
2021年汉川市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收入1097万元,占调整预算854万元的128.5%,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支出722万元,占调整预算579万元的124.7%。
2021年汉川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来源2483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0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125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支出722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761万元。
(四)社保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56546万元,占年初预算350448万元的158.8%,主要是年初预算安排时未将2021年实际下达的省厅下拨企业养老保险金203850万元列入其中。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57514万元,占年初预算375404万元的148.5%。由于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中省财政补贴收入未下达地方,本年赤字2539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解疫苗接种费用,本年赤字19833万元,社保基金本年合计赤字968万元,上年结余23042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29460万元。
二、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成效
(一)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确保财政运行稳定
一是强化税收征收管理,确保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6亿元,同比增长24.1%,与2019年同期持平。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不断聚集地方可用财力。2021年争取到位上级移支付资金、财力补助资金、专项资金、奖补资金等各级各类财政资金32.1亿元,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严控借出资金增长,强化借出款项清收。2021年无新增借出款项,收回借出款项0.65亿元。四是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 经费,坚持把“三保”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
(二)强化服务为先理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2021年全年为企业减免税费1.96亿元,减免国有资产门面租金134万元,新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担保贷款0.4亿元,落实财政贴息798万元。二是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输送真金白银。2021年累计为中小企业办理新型“政银担”担保融资1.18亿元,落实降费让利政策,免收企业担保费,减轻企业负担。三是优化政府采购占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上级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精神,2021年执行政府采购4.2亿元,中小企业执行2.8亿元,占比为66.6%。四是及时兑现奖补政策,支持产业升级换代。安排产业发展基金、新型工业发展基金2.5亿元,支持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实体企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三)提升财政支出强度,推进民生持续改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发展,不断加大民生投入。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60.8亿元,占比81.8%。一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发放养老保险资金 31.05 亿元落实养老保险调标政策;投入城乡医保费用支出5亿元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投入疫情防控、疫苗接种费用1.49亿元,基本做到接种人群“应接尽接”;发放就业创业资金0.76亿元、稳企返岗资金315万元,全力支持重点人群就业创业。二是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全年投入各类教育资金9.8亿元,加大对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健全基本文化保障机制投入,2021年文旅和传媒支出1.4亿元,主要用于文化小康建设,支持文旅融合发展,支持汉川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骨干路网建设。三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新增政府债券资金9.5亿元,全部用于重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及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建设;整合各级各类财政涉农资金3.4亿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四)完善举债融资机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一是切实发挥政府规范举债对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的促进作用。坚持项目成熟度、绩效评价、社会效应并举,新增债券项目强基础、补短板、重民生,2021年我市共申报新增政府债券项目24个,发行债券资金9.5亿元,主要用于汉江堤防治理工程、全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城乡垃圾填埋场整治项目、三馆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抓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再融资债券资金化解限额内到期存量债务6.26亿元,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本息1.82亿元,采取盘活资产、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路径,化解隐性债务1.1亿元。截至2021年底,我市政府债务余额为676495.87万元,省财政厅评定我市债务率为79%,债务风险等级为绿色等级,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五)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升财政治理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从预算、资产、绩效、执行、账务多维度、全过程、全覆盖的财政系统生态加快构建。二是深入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机制,严格做好预决算公开、直达资金使用情况公开、绩效情况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着力打造“阳光财政”。三是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逐项梳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稳步推进财政部门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全面依法理财水平稳步提升。四是深化财政资金审批机制,推动落实《汉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财政资金审批拨付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拨付使用流程。五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强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财务报告和资产管理年报相互衔接、有机结合。
三、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元至6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4亿元,占年初预算的53.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33亿元,占年初预算的59%。根据《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公开口径的通知》(鄂财办库[2022]33号)精神,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时,将今年和去年同期新老政策留抵退税金额和增值税留抵退税县市向省级实际调库金额返加到收入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完成18.63亿元,可比进度为62.2%。公共预算收入可比税收占比为77.2%。
(二)支出执行情况
元至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5.33亿元,同比增长7.3%,为年初预算的50.2%。民生类支出265637万元,占总支出的75%,其中社会保障就业支出8564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1790万元,教育支出3964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583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2613万元,有力地兜牢民生底线、促进社会综合发展。
(三)预算执行的主要做法
1.强化税收征收管理,确保财政预期目标。坚持责任上肩、紧盯目标、狠抓征管、坚持一日一监测、一周一调度、实时统计分析,精准研判,确保应收尽收,各项税收目标顺利实现。元-6月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收186万元,可比正增长目标基本实现;公共预算收入可比进度为62.2%,超日历进度12.2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硬过半”目标。
2.预算执行快速有力,支出强度显著提升。一方面,坚持日监测、周汇报、月通报,加强多股室、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剖析问题成因,研究提出加快支出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建立限时办结机制,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快民生资金、直达资金、衔接资金、债券资金的拨付进度,保证各项涉农、惠企、利民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33亿元,支出进度50.2%,同比增长7.3%,完成财政支出“双过半”目标任务。
3.畅通业务办理流程,直达资金落地迅速。元-6月我市争取上级直达资金和参照直达资金共13.36亿元,用于地方财力补充、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困难补助、乡村振兴、惠企惠民补贴等领域。财政部门提前谋划,加强内部流程衔接处理,及时分解上级直达资金指标,督促预算单位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加力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为基层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提供了强力支撑。元至6月,累计支出直达资金7.7亿元,支出进度为57.6%,高于全省平均进度3.1个百分点。
4.惠企政策落实有力,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坚定不移的落实减税、退税、缓税政策,以政府财政收入“减法”,做活市场主体发展“加法”。元至6月,共退、减、缓税5.76亿元,财政部门增值税留抵退税调库2.07亿元。二是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结合联企帮扶、助企纾困上门服务,深入对口帮扶的企业,了解企业存在的痛点难点,及时精准实施中央助企纾困政策,促进企业稳步健康发展。三是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提质扩面,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及时兑现各类奖补资金,帮助市场主体挺过去、活下来、发展好。
四、2022年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1.坚持厚植财源,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一是抓好财源振兴、骨干税源培育、重点税收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提质、县域财源培植扩量进位等重点任务落实,进一步强化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对财税的贡献率和支撑力。二是加大收入征管力度,抓好重点税源监控和薄弱环节管理,挖掘税收增收潜力。三是紧扣税收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优化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2.坚持民生理念,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等补助政策,全力保障就业创业。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薄弱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教育人才引进,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好贫困生资助政策,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和城乡低保人员保障水平。推进健康卫生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政策,支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以百姓为念,以民生为基,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3.坚持服务至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减税政策宣传持续加力,执行落实不折不扣,确保优惠政策应享尽享,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及时兑现各项奖励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扶持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新业态培育;落实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政策,鼓励扩大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担保融资规模,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4.坚持底线思维,提升债券资金效能。强化债券项目库建设,对债券项目储备、资金需求、债券发行、资金拨付使用、项目收益、还本付息等环节实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情况评估机制,做到项目资金有保障、偿债资金有来源。健全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和支出进度通报预警制度,对确需改变资金用途的债券资金及时进行调整,精准使用债券资金,避免资金沉淀闲置,不断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根据财力状况制定政府偿债规划,积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做到化债真实合规,始终保持政府债务率绿色等级,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防可控。
5.坚持城乡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立项争资、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聚集财力,加快推动“三区一城”奋斗目标和“四城并进”战略部署落实落地;创新债券融资、筑台融资模式,加力推动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见效,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服务能力;支持优化市域规划布局,不断提升城乡功能品质;统筹财政专项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持农业良种培育和种业发展,着力保障粮食安全;整合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支持“三项行动”建设,夯实村级发展基础,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全速推进。
6.坚持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能力。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战,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现国有资产资源集中统一监管改革目标;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确保国有资本运营效益最大化。加强直达资金系统和一体化系统数据交叉融合比对,提高直达资金使用的准度和精度;深入推进预算一体化绩效、账务等领域的融合贯通,强化账务平台利用度;推进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全面系统反映政府受托责任,防范财务风险,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财政收支管理、投资评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项目绩效管理等改革,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关于汉川市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2年8月23日在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汉川市审计局局长 黄齐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1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部署,市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1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2021年,全市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应对经济变局和疫情持续冲击影响,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一、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市本级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草案编制、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央和省财政直达资金管理等情况。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源986758万元,支出905897万元,结余80861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66012万元,支出152358万元,结余1365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来源2483万元,支出722万元,结余176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56546万元,支出557514万元,本年赤字968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汉川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76495.87万元,在省财政厅核定的债务限额774204万元的范围之内。2021年,汉川市财政共收到中央、省财政直达资金126200万元,至2021年12月31日已拨付使用117315.75万元,拨付进度92.96%。
从审计情况看,2021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预算项目未开始执行。2021年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下达的预算安排项目中,当年未开始执行的项目有479个,占项目总数的9.82%,涉及金额5968.26万元。
(二)非税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截至2021年12月31日,汉川市非税收入结算中心未及时将非税收入33797.14万元缴入国库。
(三)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缓慢。一是市财政局未规范建立项目库,无法达到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的要求。二是市财政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不够,不符合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的要求,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未能有效实施。
(四)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审查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发现:一是截至2021年12月31日市财政局滞拨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专项资金512.8万元(占37.7%);二是汈东街道办事处泥湖村将该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实体经济投资时,未纳入村集体“三资”管理,未严格执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仅由泥湖村支委会和村民代表15人商议后确定。
(五)中央和省财政直达资金拨付使用不及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市财政局超过90天未拨付使用中央、省财政直达资金8884.25万元(占7.04%)。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21年,按照计划安排,结合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市财政局、市卫健局、市档案馆等3个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现场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不够完整。市财政局部分可预见的经费未编入年初预算,形成追加预算情况。
(二)部分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市卫健局机关账账不符、账证不符,2020年度账面数与国库支付系统数相差200.73万元,记账凭证及账面金额与原始凭证金额不符6.06万元。市档案馆有2笔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已支付,但其收支均未在单位财务账中及时进行核算,涉及金额0.13万元;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金额不符10.07万元。
(三)银行存款账户未及时清理撤销。市卫健局机关财务共有2个银行存款账户长期未使用未清理撤销。市财政局机关账和所属二级单位账合并核算,有一个基本存款账户未清理撤销。
(四)其他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市卫健局将2020年度预算结存资金847.66万元提前拨付至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
三、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审计情况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申报管理使用审计情况
2022年4月,省审计厅对我市2019至年2021年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申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利用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项目申报专项债券用于偿还以前年度的工程款,没有形成新的实物工作量。2021年12月, 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申报使用专项债券1000万元。审计发现,该项目2020年12月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债券资金到位后用于偿还该项目以前年度购买电梯等设备贷款。
2.储备项目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发债需求。截至审计时,全市已发行专项债券27500万元,即将发行32500万元,剩余可发行专项债券额度仍然很大,但是债券综合管理平台中满足发债条件的项目储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发债需求。
3.工程建设进度滞后,项目应完工未完工。2020年,汉川市汈汊湖渔工商实业总公司以汈汊湖湿地公园“三退”还建及生态旅游整合项目申报使用专项债券132100万元。截至审计时,由于原计划建设还建房因各种原因未动工,导致工程建设进度滞后,项目应完工未完工。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调查情况
2021年,孝感市审计局对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少计基金利息收入。一是居民医保基金支出户未执行银行存款优惠利率,2020年至2021年5月少计利息60.3万元。二是财政专户少计协定利息收入42.17万元。其中:2020年8.32万元,2021年33.85万元。
2.列支应由财政补助的费用。2021年1月,市医保局列支应由财政补助的3名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个人部分3.29万元。
3.会计核算不规范,多列基金支出,少列新冠肺炎疫苗费用支出。一是市医保局预付孝感市财政局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启动资金500万元误计上解支出。二是居民医保基金少列新冠疫苗费用2188.78万元,少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费用157.74万元。
4.违规收费造成多支付医保基金。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至2021年9月,重复收取3M留置针敷贴、静脉采血针等一次性医疗耗材费用1.76万元,按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报销比例63.5%计算,涉及医保基金1.12万元。
5.多开设医保基金支出户。2021年8月,由于机构改革,汉川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将3个支出户销户,新开设医保基金支出户3个,违反了新设经办机构原则上只开一个支出户的规定。
(三)地方储备粮管理审计情况
2022年元至2月,市审计局对2019年至2021年期间我市地方储备粮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主管部门粮食安全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2020年、2021年市发改局(市粮食局)未按规定与市文昌阁粮库签订地方储备粮委托承储合同。二是2019年未按规定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轮入的地方储备粮。三是截至2021年底,市发改局(市粮食局)未按规定建立储备粮轮换风险准备金。四是市财政局未及时拨付利费补贴。
2.粮食收购储存轮换动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2019年市文昌阁粮库轮出款404.2万元未按要求存入专户。二是2021年市文昌阁粮库未经检测轮出地方储备粮442.6万斤。三是2019年市文昌阁粮库执行收购政策不严格,对水分、杂质等未按国家规定扣量,增加入库成本27.13万元。四是2019年至2020年市文昌阁粮库超期轮换,涉及地方储备粮918.83万斤。
3.承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2018年至2020年市文昌阁粮库累计违规集资503.3万元。二是2019年至2021年市文昌阁粮库收入挂往来,金额合计185.35万元。三是2019年至2021年市军供站国有资产出租收入20.55万元未及时缴存专户,2020年有0.8万元租金未收取。四是截至审计日市发改局(市粮食局)长期占用企业资金17.27万元。
4.承储企业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市文昌阁粮库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改造工程在执行政府采购程序时,未按照规定对投标人资格进行审查,该项目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和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前提下擅自开工,并且部分改造内容未按合同约定施工。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本级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和经济责任审计中,对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登记管理不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报表反映:2019年至2021年度有资产变动但未按要求更新国有资产报表的一级预算单位有9家。
2.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不严格。有的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采购,有的单位新增固定资产时未记固定资产账。
(二)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审计情况
2021年,按照计划安排,市审计局对湾潭乡主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乡、村两级河湖长制落实有待加强。一是汉江湾潭段行洪河道内大面积种植高杆作物等农作物,河堤两岸存在多处放牧行为,沿线干堤存在多处垃圾堆。二是夏新河河堤两岸种植有成片高秆作物,河中有较多水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水体富营养化。三是三汊渠渠内水草丛生,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黑。
2.违法占地。2018年至2020年湾潭乡共有3起企业或个人在未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占用耕地(一般农田)27.86亩。
3.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一是部分养殖场化粪池为露天化粪池、未盖顶,使用的是土坑上覆盖一层防渗膜措施,其中个别养殖场明渠排放畜禽粪便至化粪池。畜禽粪便及污水有直接漫灌、渗漏的风险。二是部分路段虽放置有垃圾桶,但容量不足,导致生活垃圾倾倒在外,且附近有建筑垃圾堆放。
五、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2021年,按照计划安排,市审计局对开发区汉正中学校舍(小学部)改造工程、麻河光伏扶贫电站EPC总包项目、福星横路道路及排水工程(福星路-徐家渠西路)、G348武大线福星至界点界牌桥段路面大修工程等4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项目工程结算审核质量不高。市审计局对投委会办公室委托湖北汉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审核的两个项目结算、市教育局和市汉融公司分别委托中介审核的两个项目结算进行了审计监督,发现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结算存在因把关不严而多计工程款的问题。
2.部分项目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一是建设单位开发区汉正中学(小学部)在开工前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进而导致项目未能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和规范的竣工验收备案。二是开发区汉正中学校舍(小学部)改造工程投资超批准规模,并且未报原审批部门审批。
3.部分项目工程管理不规范。一是开发区汉正中学校舍(小学部)改造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为定额计价,进而导致后续有关的投标报价、施工结算及中介审计等计价环节均采用定额计价,未采用清单计价模式。二是麻河光伏扶贫电站EPC总包项目投标文件存在未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的问题,投标文件擅自更改了工程量清单规格。三是福星横路道路及排水工程(福星路-徐家渠西路)项目工程签证管理及竣工验收不规范,部分验收文件无日期、签章、评定意见等事项。
六、审计建议
(一)进一步严格预算编制执行,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严格执行预算法规,遵循预算编制口径,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减少预算调整事项;加大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提升预算执行率,促进预算管理步入良性轨道。
(二)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加快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加强财源统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建立“强考核、勤对接、促执行”的动态预算支出进度管理机制;强化专项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严格按程序实施专项资金项目,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四)进一步规范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积极策划储备债券项目,加强地方债务实时监测,规范债券资金管理使用;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保护督查,促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加强对地方储备粮管理情况的实时监督,推进党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针政策贯彻落实。
(五)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人和财务登记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的出租、处置、收益管理等行为。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厘清资产现状,优化资产配置,规范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六)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提高财政资金投资效益。项目执行单位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工程规范化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促进项目规范化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对以上审计指出的问题,有关单位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整改责任,采取措施积极整改。目前,有的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下一步,市人民政府将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并在10月份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
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2022年8月23日在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汉川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向远方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会前调查,并结合市审计局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汉川市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决算数为41295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9%,其中:公共财政决算收入完成25663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全市公共财政决算支出为74308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5.8%。2021年全市财政收支平衡情况为:收入总来源986758万元,财政总支出905897万元,总来源与总支出相抵,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年终滚存结余8086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80861万元。
202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10252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1%;全市政府性基金决算支出11534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5.6%。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来源166012万元,支出总计152358万元,收支相抵,2021年政府性基金结余13654万元。
2021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收入109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28.5%;全市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支出72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24.7%;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来源2483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0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125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支出722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761万元。
2021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5654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58.8%,支出 55751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48.5%。收支相抵,本年赤字968万元,上年结余23042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29460万元。
截止2021年底,我市政府债务余额为676495.87万元,为限额774204万元的87.4%。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31444.87万元,为限额485141万元的88.9%;专项债务245051万元,为限额289063万元84.8%。债务风险等级为绿色等级。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1年汉川市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良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冲击,市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市人大的有关决议要求,深入贯彻实施预算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力度,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等惠企政策,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强对基本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支持,较好地完成了市人大批准的预算任务。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同意《关于汉川市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及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和审计工作报告也反映出预算决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大量的可持续税源,财政增收缺乏有力的支撑点;预算执行管理约束性不强,有的支出决算数相比预算数变动较大,决算编制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预算内项目资金支出进度较慢,部分专项资金拨付不够及时,存量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需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和绩效结果运用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政府债务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等等。对此,市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审计局按照预算法、审计法和市人大有关决议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对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依法开展审计,反映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发挥了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审计建议,扎实做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10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将专题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财政预算工作,针对2021年财政决算反映的问题,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继续深化财税改革,进一步改进预决算编制工作。要继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加快法治财政建设,建立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要进一步改进预决算编制工作,决算报告要更好反映预算安排和支出政策实施的效果情况,决算草案要对决算与预算相差较大的情况作明确说明,要报告部门的重点项目实施进展、资产配置标准和资产实物量情况。
二是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强化政府和部门主体责任,加强重点民生资金、重点工程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探索加强对政府收入、退税减税降费等重大财税政策的绩效管理。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全过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统筹做好年度绩效与项目实施周期绩效的评价工作,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的挂钩机制,绩效评价结果随同年度决算,应当一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是要严格预算监督管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监督,用好用活上级债券资金,杜绝“以拨代支”现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高度重视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按照坚决遏制增量、积极化解存量的要求,加强政府整体债务风险分析研判,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债务风险评估论证,坚决堵住可能导致债务增加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切实有效防控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要建立完善定期报告政府债务管理使用情况机制,依法接受人大对政府债务的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
四是要依法开展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大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要进一步拓展审计范围和覆盖面,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预算绩效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以及政府债务的审计监督。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整改责任清单,压实整改责任,加大追责问责力度。要加强审计查出问题原因剖析,善于以小见大、分门别类剖析问题原因,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力促解决实际的、根本性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加强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工作协调,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公告制度,推进审计结果和整改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汉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接受吴志勉辞去孝感市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职务请求的决定
(2022年8月23日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吴志勉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孝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十章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接受吴志勉辞去孝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请求,报孝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辞 职 信
汉川市人大常委会:
因个人原因,现申请辞去孝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申请人:吴志勉
2022年8月2日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六次会议出席、缺席人员名单
出席:
黄汉桥 陈国姣(女) 周忠厚 漆兆华 孙向阳
李学文 丁 潮 王长明 王永茂 王旭明
王洪深 王煜龙 方毅鹏 向远方 刘定旭
刘亮斌 严洪波 杨光明 汪国洪 汪超华
张广州 张学平 张雄杰 陈为明 陈红英(女)
陈艳斌 罗 澜(女) 郑三东 胡西砚 钟守则
钱耀文 涂俊桥 彭先超 曾文斌 黎文彦
黎德稳
缺席:
王绍新 冯铁牛 孙 军 郑玉武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议程
(2022年8月30日)
补选孝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七次会议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2年8月30日举行了第7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汉桥,副主任陈国姣、周忠厚、漆兆华、孙向阳、李学文和委员共4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黄汉桥主持。
会议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厚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委托提出的关于补选胡玖明同志为孝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议案,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了胡玖明同志为孝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胡华文,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淑红,市人民法院院长陈志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毅军等列席会议。
汉川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七次会议出席人员名单
出席:
黄汉桥 陈国姣(女) 周忠厚 漆兆华 孙向阳
李学文 丁 潮 王长明 王永茂 王旭明
王绍新 王洪深 王煜龙 方毅鹏 冯铁牛
孙 军 向远方 刘定旭 刘亮斌 严洪波
杨光明 汪国洪 汪超华 张广州 张学平
张雄杰 陈为明 陈红英(女) 陈艳斌 罗 澜(女)
郑三东 郑玉武 胡西砚 钟守则 钱耀文
涂俊桥 彭先超 曾文斌 黎文彦 黎德稳